7月18日,VKGAME威客电竞赴临沂市“寻访红色足迹,深耕文化产业”实践调研团走进沂蒙,实地探寻沂蒙红色文化及产业发展。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感受到沂蒙红色精神的熏陶,也亲身践行沂蒙精神,吃苦耐劳,不卑不亢,艰苦奋斗。

红色土地,红色沂蒙
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作为与井冈山、延安齐名的沂蒙山,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后来,沂蒙曾被无数革命后人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还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将军粟裕、谷牧、罗炳辉等一大批革命英雄。他们在这里战斗,在这里生活,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为更深入的了解沂蒙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调研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沂蒙红色旅游基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并实地调查走访了当地村庄,对沂蒙红色文化及沂蒙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沂蒙红色旅游基地,调研团成员参观了将帅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州古城,认真倾听革命英雄事迹。在蒙阴县后里村,调研团成员与革命老党员,孟良崮战役幸存老兵进行交谈,并参观了刘晓浦、刘一梦纪念馆。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调研团成员参观了纪念馆、烈士陵园、战役遗址区、雕塑园,与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们深深为之震撼。
红色基地,红色振兴
蒙阴县当地大力扶持红色文化建设,孟良崮旅游园区等红色文化基地应运而生,调研团成员来到的垛庄镇后里村,即负有盛名的“红色文化村”。在这里,成员们与后里村刘乃新书记、垛庄镇宣传部长公部长进行了详细的交谈。在与刘书记的交谈中团队成员得知,后里村是早期共产党领导人刘晓浦和刘一梦的家乡,为更好的宣传其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由村委会带领村民建立了村史馆,便于村民和游客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继承和传播革命精神。到目前为止,后里村已发展党员38人,村委会组织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便于更好的促进本地红色文化的宣传,为村民谋求更好的生活。

在与刘书记交谈的同时,我们在党员活动室着找到了九十岁高寿的老党员刘爷爷。他是一名老共产党员,1959年便凭借极高的思想觉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六十载。刘爷爷告诉我们,那时候他们采取分组工作的模式,因为工作细致认真,他被优先推荐入党,经过了考核后成为正式党员,从入党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的党龄了。刘爷爷说,作为党员,年轻时他经常参加村内的党员例会,每次的会议都是围绕如何进行村庄的建设和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从六七十年代到现在,他见证了后里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发展成人均收入达11000元的小康村。并且他们家三代都有党员,他的两个兄弟,大儿子,孙女都是党员,这都离不开村委会对红色文化的宣传。

据公部长介绍,作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以及临沂市三个红色教育基地之一,近年来垛庄镇对于沂蒙精神的宣传力度和红色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临沂市政府将蒙阴孟良崮、沂南马牧池、费县大青山三地打造成为红色教育专线,并且在垛庄镇建立了党性教育基地,许多单位及学校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来学习沂蒙精神,加强党性的培养。调研团队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走访调查的时候,碰到了一群来自周边单位的学习者。学习团领队表示,沂蒙作为革命老区具有浓厚的红色底蕴,来到影视基地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可以加强团队成员对沂蒙精神的深入了解,同时帮助团队成员养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仅2018年一年,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听学人员130余万人。这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到沂蒙精神的内涵,而且也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垛庄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红色产业,红色传承
临沂本就有红色临沂之称,临沂周围有临沂红色影视基地,孟良崮纪念馆,红嫂纪念馆和樱之崮,红色文化在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各种旅客慕名而来,还有大量前来学习的党员团队。在纪念馆和影视基地里,调研团成员了解历史,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学习在孟良崮游玩在樱之崮”, 樱之崮坐落于英雄之地,孟良崮山下,而“樱”字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种植着樱桃树,也取自英雄的“英”字谐音,意在纪念在战争年代浴火奋战的英雄们。因此,“学习在孟良崮,尽兴在樱之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党性学习团队前来参观游玩。樱之崮小镇,是集旅游、乐园、酒店、会议、拓展、采摘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当谈及到樱之崮的发展规划时,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到:樱之崮的最初构想是由于当地种植的樱桃与黄桃,将其作为特色产业发展,与周边村民形成了“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樱之崮将整片果林纳入规划,与当地农民合作,由当地的农民进行打理,公司聘请专家给予指导,另外开设工厂,将樱桃、黄桃做成樱桃干,黄桃罐头通过互联网渠道向全国各地销售,两年来,樱之崮迅速发展,自身品牌价值提高。目前,樱之崮已经种植了樱桃、黄桃、草莓、西红柿、黄瓜等多种果蔬,带动了周边一千多户村民的创收大幅增长,为红色孟良崮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背靠英雄孟良崮,南望巍巍大蒙山,山环水绕的樱之崮小镇,如今已成为了旅游、度假、研学的最佳选择。

调研团成员也参观了临沂红色影视基地,《沂蒙》《出关》《地道女英雄》等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曾在临沂红色影视基地拍摄。参观过程中,我们碰到了正在拍摄《我是一个兵》的儿童演员,他们从小接触学习红色文化,其中有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说:“常有抗日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在这里拍摄,因为这里是红色沂蒙。”红色沂蒙的文化极大推动了影视产业,红色影视产业将沂蒙文化推向了大屏幕,将红色文化宣传给更多人,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孟良崮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代表一段历史,一段记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轨迹。孟良崮带来了客流量的同时,一些具有浓烈的文化气息的食品与手工艺品应运而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粉皮与葫芦烙画。据当地商家所说,售卖粉皮与葫芦烙画所带来的收益已经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活。这些红色产业,带动了红色沂蒙的创收,也将沂蒙的精神与文化传播更广、更深。
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一次的调研,调研团成员深切感受到在新时代的今天,在一代代沂蒙人民的传承下,沂蒙精神及沂蒙红色文化,正在沂蒙大地上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