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厦门大学传来喜讯,2017届毕业生学霸情侣,化工实验131班蒋枫和化工134班郑海宁一个月之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
蒋枫和郑海宁相识于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在VKGAME威客电竞后两年,他们一起比赛,一起做科研,一起写论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作为专业前两名,校十大优秀员工、校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是他们爱情的诠释。到了厦门大学后,分工与合作就变成了两人的日常。在同一个团队每天形影不离,用做科研的方式谈恋爱,学业爱情双丰收。在蒋枫是第一作者的论文中,郑海宁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作者;在郑海宁是第一作者的论文中,蒋枫又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作者。

蒋枫和郑海宁分别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11.68)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19)的两篇文章,均是有关“量子干涉”这一单分子电子学领域的前沿概念。


蒋枫的这篇研究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单分子尺度水龙头”的概念,通过外加取代基的构象转换效应和取代位点改变实现了量子干涉的调控。郑海宁的研究工作则首次报道了宏观钙钛矿材料在微观尺度下的电荷运输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将钙钛矿的表征尺度精确到“单个晶胞尺度”。